懒人周末 上茶山 茶马古道上的村落介绍

茶马古道上的村落介绍

我从普洱南下五十公里,访问了位于山上海拔千米的那祠里村。途中发现古道的石板上处处可见四方的小坑。据说这是为了防止马蹄打滑…

我从普洱南下五十公里,访问了位于山上海拔千米的那祠里村。途中发现古道的石板上处处可见四方的小坑。据说这是为了防止马蹄打滑而特意凿出来的,岁月流逝间,不知有多少马儿从这走过,千万次地踩踏后,原本四四方方的小坑,有的也被磨平了。瞧着脚下的这些坑坑洼洼,我仿佛听到马儿的嘶叫和喘息,这是他们为时代留下的足迹。进入那祠里村,扑入眼帘的是小溪汩汩,流水清澈,而女人们在临渊汲水。

村子依山而建,大约有三十户人家,房屋分布在茶马古道两侧。其中一座房屋是李天林的客栈。李先生六十四岁,一家五口人,妻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这家客栈的经营,到李先生这代,已是第三代。听说,之前在此住的人家,经营了四代。

据说这个村子繁荣于三百年前。因为1952年开通了国道,此后很少有人走这条古道了。不过,听李先生说,在他十来岁时,一天还能看见两百匹马走过,多的时候能有五百匹。

马背上驮着普洱茶,从日落到深夜的六七个小时里,是商队休息和喂马的时间,给马提供水和庄稼秆,然后再次启程上路。遇上大雨走不了时,也没有马棚,你会看到古道上几百米的马队就那么站立在雨中。客栈为了商队随时到来都能吃上饭和休息一下,所以一天二十四小时营业,不分白天和黑夜。

茶商多为哈尼族,他们从附近一带的少数民族那里收购茶叶,历尽千辛万苦通过这条茶马古道完成交易。

“这里已不是儿时的景象,所以记忆也变得模糊了,不过,茶马古道还在使用时,村子是非常热闹的,那时我就想一辈子都经营这家客栈。”李先生说,“没想到,到了我这代就结束了……”

李先生和同村的女子结了婚。孩子们步行一个小时左右到达国道,从国道乘公交到城里上班。

玻璃杯里泡的普洱绿茶,黄绿色的茶叶慢慢展开。小口啜着用这里的溪水泡出来的茶,虽然有点霉味,但是回甘、醇香,风味令人回味。今年的新茶刚出来,所以,这个村里的当地人喝的还是绿茶。

来源:一杯红茶的世界史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文链接:https://www.lanrenzhoumo.com/9353.html

作者: 懒人周末

美好生活B2B订购服务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