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店品牌出现之后,它的模式或许也会被更多希望走规模化路线的咖啡品牌、茶饮品牌看到,茶咖一体化的趋势可能会更加明显。
对于各大品牌来说,咖啡战火已经蔓延到上下游的各个环节,打造自身的护城河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据统计,福田区拥有1300余家咖啡店,每万人咖啡店铺约8家,是全国咖啡密度最高的城区之一。
截至一季度末,瑞幸咖啡依然是中国门店数量最多的连锁咖啡品牌之一,并保持着高速的增长。
在未来,随着咖啡品牌的不断增加,产品的同质化也会逐渐加剧,因此如何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将成为关键。
随处可见的奶茶店,让香飘飘等冲泡奶茶不再被消费者捧在手心。同样随处可见的咖啡店,为何却几乎没有威胁到速溶咖啡品牌?
在咖啡商看来,同为向中国出口咖啡,东南亚国家不是简单的竞争,而是差异化互补,可让消费者有更多选择。
如今平价咖饮品牌不断涌现,正是咖饮赛道发展的必然结果。
经营理念百花齐放、不尽相同,不过,这些经营者有个共识——国内咖啡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而今年也将是低价咖啡的内卷之年,也许库迪咖啡补贴停止的那一天,就是低价咖啡竞争格局明朗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