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周末 上茶山 麻栗坡:老山古树茶的新机遇

麻栗坡:老山古树茶的新机遇

翻开尘封的历史,1729年(清雍正七年),普洱茶荣膺“贡茶国礼”殊荣。2023年4月23日,麻栗坡古树茶入选“国礼目录”…

翻开尘封的历史,1729年(清雍正七年),普洱茶荣膺“贡茶国礼”殊荣。2023年4月23日,麻栗坡古树茶入选“国礼目录”。

为何是老山古树茶?麻栗坡并非普洱茶四大茶区,老山也不在普洱茶六大名山之列。一时间,众人将目光投向文山州麻栗坡县,老山古树茶备受关注。

  茶出老山

“猛硐乡茶坪山古树茶园是麻栗坡县最大、最连片的古树茶园,园区面积2000余亩,共有百年以上古树近1万棵。”麻栗坡县茶业协会副会长骆诗治介绍,该茶叶主产区森林覆盖率高达68.6%,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当地严禁砍伐修剪古茶树枝和使用草甘膦除草剂,使得古树茶的原生品质得以保障。麻栗坡县茶叶种植基地总面积达2.35万亩,其中,古茶树1.19万亩、台地茶1.16万亩,古茶树占全县茶叶总面积的50.5%。

麻栗坡县猛硐乡、杨万乡、马街乡、麻栗镇4个乡镇被列入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2021年,猛硐乡茶叶入选农业农村部第11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该县4500亩茶园获得绿色茶园认证,5560亩茶园获得有机茶园认证,形成老山、高朋、瑶君山等主要品牌。

骆诗治表示,麻栗坡县的台地茶园大多建于20世纪60年代,平均树龄超过50年,属于野生茶树。该县的古树白茶,具有独特的茶香,且分布在不同的茶山,花香、果香味都不同。

  倾情帮扶

徐玉艳是麻栗坡县家茗茶叶合作社负责人。2023年,家茗茶叶合作社生产的“茶小红”“茶小绿”进入“国礼目录”,与其共同入选的还有麻栗坡县轸寅茶艺专业合作社生产的“龙珠茶”。

“农民不脱贫,帮扶不脱钩。”从1992年开始,外交部定点帮扶麻栗坡县。30多年来,帮扶力度持续加大,据统计,外交部在麻栗坡县的帮扶资金达2.58亿元,实施帮扶项目1010个,乡村振兴成果显现,当地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

产业是增收的基础,也是帮扶的关键。作为麻栗坡县绿色生态农业的“明星产业”,茶产业一直备受外交部关注。为推进麻栗坡茶产业发展,外交部实施两种帮扶模式:一是采用“公司+农户管理”模式,改良茶叶种植基地,提升产品质量,建设名优绿茶生产线;另一种是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扶持专业合作社发展,加大高端产品研发力度和品牌建设。

为拓展销售渠道,外交部极力推介与老山古树茶有关的产品,并帮助当地茶企进入各大平台销售。2023年4月23日,在首届老山国际春茶节上,外交部工作人员宣布将麻栗坡古树茶列入“国礼名录”。

  政府助力

在猛硐乡陶阿哥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骆诗治品尝着杯中的春茶连声赞道:“不错,是春天的味道。”

2019年,陶旭成立了陶阿哥合作社从事茶叶生产。“2023年,麻栗坡县茶农的户均收入是6700元,而在陶阿哥合作社,茶农的户均收入是8000元。”陶旭说,合作社有两位老人,去年仅靠茶叶就获得3.8万元的收入。

2023年10月24日,是麻栗坡茶产业发展的重要一天。3件喜事同时发生:麻栗坡县政府在县城河滨公园打造的“茶叶一条街”举行开街仪式;政府引进的新华国茶厂在猛硐乡的新开发区举行开业仪式;政府引进的吴侨茶业公司在云南麻栗坡边境经济合作区乡村振兴示范园举行生产车间开工仪式。骆诗治认为,“两厂一街”的开业,标志着麻栗坡县茶产业链迈向新的高度。

新华国茶厂是由当地政府出资建厂,以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香港新华集团进行合作。公司每年为猛硐乡5个行政村带来80万元的房租收入,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该企业将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的生产模式,不断提升麻栗坡茶叶品质和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

“公司主打‘友谊茶’,将老山古树茶品牌通过海外销售渠道推广。”新华国茶厂副厂长张国文介绍,公司除了享受政府提供的基础设施及租用厂房外,还看中了猛硐乡优质且价位低的古树茶资源。同时,公司要帮助指导当地109家茶叶作坊走向规范化,帮助当地茶农实现增收致富。

今年3月19日,麻栗坡县启动了“老山茶”系列产品团体标准项目。通过委托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标准化办公室和云南茶叶评价检测溯源中心制定“老山茶”系列产品团体标准,推进麻栗坡茶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引领产业向高质量、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来源:云南网-文山日报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文链接:https://www.lanrenzhoumo.com/68227.html

作者: 懒人周末

美好生活B2B订购服务商
返回顶部